發布時間:110年3月18日
新聞主題:[媒體報導]混合實境中風上肢復健系統患者新福音義大研發擴增實境讓復健變有趣(台灣新生報11)
混合實境中風上肢復健系統患者新福音義大研發擴增實境讓復健變有趣
【記者何弘斌/高雄報導】當復健專業技術遇上AR、VR,能激盪出甚麼樣的火花?義守大學「職能治療學系」與「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跨域合作,融合復健治療與擴增實境技術,研發出「混合實境中風上肢復健系統」,不僅把重複、單調的復健療程變得更有趣,未來也將進一步結合AI大數據分析與評估系統,提升復原狀況掌握時效;該系統已於月初取得專利發明認證,引發各界高度關注。(見圖)
計畫主持人、職治系教授李秉家表示,復健方案通常根據神經可塑性理論而設計,強調透過重複性、高密集度和任務性的訓練活動以達最佳療效;只是,重複性動作持續一段時間後,患者往往會失去動力,因此嘗試導入虛擬實境或擴增實境技術,除有助於讓復健變有趣,也可藉刺激鏡像神經元活化大腦,此次應用的擴增實境穩定性較高,值得推廣;未來更計畫導入AI人工智慧評估系統,讓使用者隨時掌握身體狀況,以利長期追蹤。
長年研究中風上肢復健,李秉家也發現虛擬實境能有效提升患者手腕和上臂的動作功能,並增加關節活動角度,遊戲的聲光效果獲得「享受、愉快、有成就感」等正面評價,而虛擬實境能融入嗅覺刺激,強化感官反應,未來開發空間還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