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114年11月7日
新聞主題:[媒體報導]義守大學學子赴日實習AI醫療 創意貼圖詮釋人文關懷(經濟日報)


義守大學學子赴日實習AI醫療 創意貼圖詮釋人文關懷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723/9124909?from=edn_newestlist_cate_side

在醫學的世界裡,科技與人文常被被視為兩條平行線,然而義守大學的學生正以行動證明,當理性與感性相遇,便能綻放出屬於新世代的醫療光譜。今年夏天,義守大學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五位學生踏上東京的臨床旅程,展開為期兩週的跨文化實習。他們分別前往KINMAQ整體院與帝京大學醫學部附屬病院,在不同的醫療現場,體驗結合專業、科技與人文的臨床教育旅程。

▲日本KINMAQ 筑波總部實習前講座,聚焦「筋膜手法」臨床應用。義守大學/提供

KINMAQ整體院在全日本擁有76間分院、超過200位專業治療師,專注於長期疼痛與慢性疾病的治療。實習生劉昌修分享:「這裡的治療師以「陪伴與傾聽」為出發點,讓技術回歸到人的本質。他觀察到院內「物理治療不只是操作,更是一種溝通的語言,一種日常裡的人文關懷。」而在帝京大學附屬病院-日本指定三級救急中心之一,學生們進入外科、骨科、心肺與重症單位,見證醫療團隊如何透過精準分工與AI輔助診療,提升臨床效率與照護品質。」

這趟旅程,不僅讓學生看見專業的高度,也讓他們體悟文化的深度。王宥昕同學在帝京大學觀察到物理治療師、營養團隊與語言治療師之間的無縫協作——他們為長者設計適合吞嚥的食材比例,讓每一口食物都蘊含安全與尊嚴。她說:「科技能輔助治療,但真正觸動人心的,是對生命的細心與尊重。」

▲帝京大學附屬醫院職能治療師帶領實習同學實作FAB、MMSE 認知評估,體驗臨床觀察流程。義守大學/提供

義守大學醫學系林冠群老師指出,學生們自大二起便以自主學習方式準備日語醫療會話與跨文化議題。實習結束後,他們更以圖文、短片,甚至 LINE 貼圖 的創意形式記錄所學——結合解剖學知識與插畫設計,創作出「解剖學貼圖/解剖圖」系列,讓臨床學習以更生活化的方式延伸。這群學生用最貼近日常的媒介,將艱深的醫學概念化為幽默與共感,讓「專業」不再遙遠,而成為能被理解、被感受的人文溫度。

▲帝京大學醫學部附屬病院實習期間學生見證病患完成心臟復健,治療師頒授獎狀並合影留念。義守大學/提供

這股融合科技與人文的力量,也實現在義守大學的辦學成果上。根據 《U.S. News & World Report》2024–2025年度全球最佳臨床醫學大學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for Clinical Medicine) 排名,義守大學與臺灣大學、陽明交大、成功大學等頂尖學府並列全台前十,展現其醫學教育與科研實力已獲國際肯定。同時,《遠見雜誌》2025年企業最愛大學生50大排行榜中,義守更榮獲「醫療院所評比南部普大第一」,再次印證學校在產學鏈結與醫療人才培育上的長期深耕與卓越成果。

在AI與跨域並行的時代,義守大學以「科技驅動人文、教育連結世界」為核心理念,培育兼具臨床專業與文化素養的醫學人才。這不僅是一段出國實習的歷程,更是一場跨越語言、文化與科技邊界的學習革新。